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极具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高校作为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阵地,必须准确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建设教育强国和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1.高校要充分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全新视野,体现了发展趋势与时代特征,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充分凸显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时代之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中国实际、扎根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以重大原创贡献、科学理论内涵、强大实践伟力、鲜明理论特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高校要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要将这一最新成果更好转化为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2.高校要充分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原创贡献、规律认识和重大成果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阐释了对“两个结合”的规律性认识,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真理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落地生根和时代化充满生机的过程中,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原创性贡献,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从现实维度和历史文化维度相统一的角度,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丰富内涵和实现途径。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是高校做好文化传承创新,擦亮马克思主义这一中国大学最鲜亮底色,以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遵循。
高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要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科学全面地深入挖掘和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在立德树人中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挖掘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所蕴含的历史根基、文化血脉和时代意义,持续激发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思想引领力。
3.高校要充分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的强大伟力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应运而生,在生动的文化实践中丰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政治、理论、原则上的要求,又有工作格局、内容、方式上的部署,既有深邃、深刻的道理,又有科学、务实的方法。
高校要深刻理解和清醒认识到,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一系列巨大的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之所以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在开放中博采众长,探索时代课题、回应时代挑战,已经展现出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伟力,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检验。
努力践行“七个着力”重大要求,深刻认识新时代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七个着力”重大要求,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为高校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勇担文化传承创新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七个着力”既是高屋建瓴宏观层面的整体把控,又是深谋远虑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更好地发挥真理力量,在实践中展现真理价值。
1.高校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三个“事关”深刻阐明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极端”二字既是对当下的明确定位,也是对历史的科学总结,更是对未来的精准指引。高校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确保党中央皇冠体育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增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感使命感,持之以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高校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党性、旗帜鲜明讲政治,这是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领导的应有之义。要时刻清醒认识到,坚持党性的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党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党中央皇冠体育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2.高校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切实增强新形势下识变应变求变的历史主动
高校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时刻强化阵地意识和责任担当,旗帜鲜明地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时刻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发扬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抓善管,在意识形态挑战面前敢于“亮剑”。
高校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在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巩固传统阵地、占领新兴阵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等方面有新作为,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确保一切工作都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凝聚师生,有利于维护校园稳定。要进一步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受众产生更深入的情感共鸣。要持续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高网络综合治理效能,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建立一体化联动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多措并举确保校园意识形态安全。
3.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质量,切实增强推进事业发展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高校要立足自身实际,加强顶层设计,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最大限度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学术优势、专家优势、人才优势、智力优势,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宣传、研究、阐释等工作,要坚持好、运用好、发展好“两个结合”“七个着力”等理论创新实践,不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通过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深刻研究阐释,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把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以育人资源的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来最大程度回应青年学生的文化关切。
高校要努力成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排头兵,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持续完善文化传承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在加强文化传承教育、强化文化传承研究、拓展社会合作、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加强国际交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科学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最新成果研究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发挥文化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
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和科学方法,在开创具有高校特点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上展现新作为
习近平文化思想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有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面系统回应了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发展的需求。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高校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开创具有高校特点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1.高校要深刻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古通今、守正创新的理论光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着力培育时代新人上下功夫
教育是文化的重要形态,是塑造国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既受文明发展程度的影响,又是催生新文明的重要因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结底要靠人才、靠教育。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着眼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愈发显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最终要依靠教育来实现。高校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学生管理、文化建设、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各个方面,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充分发挥教育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着力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既被现实所塑造,又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实现自身发展,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发展最终要靠时代新人来达成。高校要彰显文化育人优势,持续推进文化软实力提升,充分激发学生的文化主体性,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引导他们以更加积极、开放、自信的姿态做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传承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者,从而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积极推进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担负起新时代青年人新的文化使命。
2.高校要深刻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观乎人文、洞察时变的宏阔视野,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在宣传思想文化创新上出实招
高校是弘扬、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要坚持用中华民族积累和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精神财富不断充实和丰富大学文化内涵,在全面抓好文化育人重点任务上持续发力,坚持文化铸魂、文化引领、文化传承、文化浸润,以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打造富有高校自身独特品位的校园精神文化风貌。要在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持续发力,注重发掘办学治校历史传统,以多种途径和形式塑造学校师生一致认同的价值观、文化观,激励广大师生观校史、知校情、行校训、铸校魂,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校园文化精品项目,不断提升大学文化的思想感染力和精神震撼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怀。
高校要深刻认识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灵魂,是高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学治校的精神基础和共同信念。要厚植立德树人精神根基,充分激发校园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推动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文化建设工作取得新成绩、再上新水平。要从服务国家文化重大战略全局上强化担当,以回答好教育强国建设核心课题、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理论自信为引领,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导向,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凸显高校的文化自信、历史自信,持续强化文化育人、丰富文化实践,全方位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文化新格局。
3.高校要深刻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凝心铸魂、领航掌舵的实践伟力,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和使命,在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上见成效
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个铸魂育人的复杂系统,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新方位,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协同配合、久久为功,真正实现各育人要素作用的最大化发挥,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要求转化为落细落实的改革路径、政策举措和工作抓手。要始终坚持牢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牢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特质,坚持自信自立;牢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坚持守正创新;牢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维方法,坚持系统观念。要在实践中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人民立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中国品格、中国气派讲好中国故事。
高校要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使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真正有效发挥作用,助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真正发挥实效。高校要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中及时将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育人资源,坚持从中找方向、找思路、找方法、找答案,持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在实践中努力推动形成与新时代高等教育体系与格局相一致的师生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作者系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
编辑/李红梅
审核/李红梅、唐晓宇、牟光庆
审核/李红梅、唐晓宇、牟光庆